徐三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林文学gl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转眼已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立夏之日,大雨如瀑;右扶风,董军大营。
董卓步入中军大帐时,李儒已与一名中年文士恭候在内。
那文士大约四旬上下,身材颇为高大,一把山羊胡须打理得极为精致,虽然相貌平平,狭长的眉目间却隐约透着狡黠,好似一条成了精的老狐狸。
两人一见董卓,俱都上前揖手行礼,“见过主公!”
“今日有件大事,正要文和一起参详!”董卓目视高大文士,欣然道。
原来此人正是被西凉名士阎忠评为“有张良、陈平之奇”的贾诩,字文和,武威人。
他年轻时与人同行归乡,路遇叛乱的羌胡,遂急中生智,自称太尉段颎的外孙,羌胡闻言胆怯,放他归去。
此事可见贾诩颇有应变之才,类似的事情尚有不少。
李儒久闻其名,与之交往多年,终于在数日前请出山来,辅佐自家主公。
贾诩一听董卓此言,淡然一笑,却不多言。
“近日小白从雒阳传来讯息,天子寝疾。”董卓解下披风,坐上主将宝座,沉声道,“欲下旨拜某家为并州牧,将麾下兵马交由皇甫嵩指挥。”
董白常居雒阳,与董太后、阳翟长公主关系亲近,又有十常侍的关系往来,能提前得知天子旨意,实在不足为奇。
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与州刺史仅有监察之责大不相同。自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以来,因该职权力过大,常致尾大不掉之势,废置无常。
大约一年前,太常刘焉以“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进谏天子,劝其改刺史为州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