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其他小说
  3. 中国现代名著导读
  4. 《子夜》
设置

《子夜》

格林文学【glxsw.cc】第一时间更新《中国现代名著导读》最新章节。

《子夜》

茅盾

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7年始用主要笔名“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文学评论家。1919年在“五四”运动感召下专注于文学,陆续翻译介绍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1920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运动,此后担任《小说月报》的主编。1930年加入“左联”。1932年后,陆续完成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春蚕》、《秋收》、《残冬》等三篇合成的《农村三部曲》及有关创作法研究等重要论著。解放后任文化部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1933年1月出版。作品以1930年的上海为背景,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现实。

1930年前后的文化界,曾就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在1927年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绞杀了大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未完成,只是新军阀统治代替了旧军阀统治;同时领导革命的共产党,建立了新生的红色政权。但思想界、文化界的一些人,却歪曲了资产阶级软弱为特点的中国社会性质,而且由此必然导致民主革命就该取消的结论,因此当时受到党内外进步力量的反击。《子夜》便是这场斗争在文学创作上的伟大产物。茅盾曾说“这样一部小说,当然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我所要回答的,只是一个问题,即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化了”。

在黎明前的“子夜”,正确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革命问题。茅盾的《子夜》整个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氛,正如书名所写的是最黑暗的子夜时分,它同时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表现了革命必然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1930年5月的一个夜晚,上海滩工业大亨吴荪甫和吴二小姐芙芳、姑老爷金融财阀杜竹斋正在戴生昌轮船局迎候从老家双轿镇避乱而来的吴老太爷。靠《太上感应篇》作精神依托的25年不曾跨出书斋半步的吴老太爷,实际上已是一具古老的僵尸,一到上海,资本主义都市的气息立刻使他风化了。吴老太爷因刺激过度得了脑溢血,当晚就咽了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格林文学】地址:glxsw.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