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巴金
巴金(1904~2004年),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9年发表《灭亡》时开始用巴金的笔名。巴金生于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在与轿夫、仆人接触中,不仅了解下层人民的不幸命运,而且懂得“火要空心,人要忠心”的信条。他目睹大家庭内种种腐朽与丑恶,刻骨铭心,成为他后来创作的重要来源。
巴金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童话集《长生塔》;散文集《海行杂记》、《随想录》等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辗转于上海、香港、桂林、重庆等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将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在巴金出生的李氏家族中,有将近20位长辈,30位以上兄弟姐妹,数十个女仆人。巴金在这个压抑的、虚伪腐败的大家族中生活了19年。正因对封建家庭的压迫忍无可忍,巴金在19岁时就愤然远行。封建大家族中的许多人和事让他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它既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著。
1920年初的一个夜晚,觉民、觉慧兄弟俩从学校回到家——高公馆。琴已等候多时,她听说表哥所在的学堂明年开放女禁,十分高兴。望着琴美丽的面庞,觉慧想起自己心爱的婢女鸣凤。由此,觉慧又联想起眼前这个家的无数罪恶。他决心反抗,改变它,却又一时不知从何做起。
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父亲亡故后,管理大家族的事务。他自幼聪颖,富有上进心,但生性懦弱。高家的长辈随心所欲地支使、捉弄他,觉民、觉慧兄弟也常对这位大哥表示不满。面对这一切,觉新坦然地忍受着、挣扎着。觉新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导致了他爱情生活的不幸:他和从小青梅竹马的梅表姐的爱情与幸福被“母亲之命”断送了。觉新默默地服从长辈的安排,娶了现在的妻子瑞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格林文学【glxsw.cc】第一时间更新《中国现代名著导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