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格林文学】地址:glxsw.cc
《女神》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人,原名郭开贞。1914年赴日学医,并开始文学创作。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不久,又创作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等。1923年毕业回国,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流亡日本,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回到祖国,负责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并创作了话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孔雀胆》等,产生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职。郭沫若不仅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在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均有建树。
1919年,当一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巴黎和会上却已剑拔弩张: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否定了中国提出的取消日本“二十一条”的要求,还决定将过去德国侵夺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准备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卑劣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五四运动由此爆发。祖国的命运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在日本学医的郭沫若。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诗情迸发,写下了《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盘》等诗篇。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以狂涛暴涨般的创作激情,写下了30多首新诗。1921年他将这些诗作连同一些旧稿,结集为《女神》以单行本出版。
《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取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独具风韵,令人神驰”,开创了诗剧这形式;第三辑是一些小诗,平和朴素,清幽淡雅;第二辑是《女神》的灵魂,震撼“五四”时期整个诗坛的正是这一辑中激情飞扬,热血沸腾的诗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中国现代名著导读》转载请注明来源:格林文学glxsw.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