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格林文学】地址:glxsw.cc
92.恒星视差及海王星的发现
19世纪,天文学进入天体物理学阶段。在观测天文学时代最后激动人心的事情莫过于恒星视差的发现及海王星的发现。
在18世纪,赫舍尔偶然的观察而发现了天王星,让人们视域大增,为之激动不已。至此太阳系已有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天王星发现不久,天文学家根据天体力学万有引力及各种原理规律,计算了轨道,编制了星体运行表。
人们不断地观测天王星,发现了问题。
起初,天王星的运行与计算出的轨道十分吻合,自1781年发现天王星并记录以来直到19世纪20年代,虽然有些误差,但不是十分厉害。
然而从1821年起,尤其是又过了10年之后,天王星与计算的轨道越来越不相符合,已经超出了误差的范围。
如果还想通过公式计算天王星轨道的话,已经是不可能了。
人们分析这种情况,有人怀疑计算有误,但是怎么核查也没有运算错误,甚至有人想到了万有引力不可靠。
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白塞尔并不这样认为,这位因测量恒星的周年视差而著称于世的权威科学家提出:“天王星在其行进中,受到某种未知力量的干扰,这种摄动作用应该来自天王星轨道之外的某颗未知行星。”
人们相信白塞尔的话,但是若已知天体,推求摄动,并不太困难,而要反过来计算,可真是一个难题了。
有人说不用计算的方法,那么星空茫茫,谁能像赫舍尔那样幸运地发现新星呢?这种大海捞针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人们知道,要计算这个未知行星,必须先假设一部分条件,根据假设算出摄动,将结果对比运行表,这样反复修改、反复对比直到成功。要是把握不好,计算量是巨大的,还可能劳而无功。即使较顺利,计算量也不小。
科学史上往往出现困难挡不住的人,也往往产生最“意想不到”的事。
世界上第一位计算出结果的人是26岁的青年人——亚当斯。
亚当斯于1819年出生在贫困农民的家庭。他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凭借奖学金在大学攻读数学,1843年本科毕业。之后,他继续上了研究生,在这段期间,他完善了本科时期就关注的未知行星的轨道计算问题。
亚当斯带着这篇几年来凝结着他心血的论文求见著名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艾里。艾里竟然摆着架子,拒绝接见。在导师的帮助下,亚当斯把论文摘要递到艾里手中。
可是,艾里持的观点与白塞尔不同,他认为是引力定律不完善所致,根本不存在新的行星。主观臆断的他就这样埋没了一篇重大发现的论文成果。
皇家天文台如此不负责任,亚当斯又求援本校的天文观测中心。但是,台长拖延时日,不放在心上,又由于天文资料不足,没能得出结果。
就在英国天文学家草率工作时,德国的加勒取得了惊人的发现:寻找到了第八颗行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世界100个科学发现(下)》转载请注明来源:格林文学glxsw.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