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其他小说
  3. 纯真自白
  4. 35 静观
设置

35 静观(1 / 2)

35

静观

流年不利,这个词用在现在的我的身上,最为准确不过。先是徐忆昔的死,让我蒙受了不白之冤,后又因为苏贞一的意外流产,让我百口莫辩,再到如今被张纯山禁锢在这样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简直插翅难飞。

不知道为什么,被关在这里的这些天来,我的心里没有多少恐惧,反而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平静。我有了一次难得的静观自我的机会。同时,我也需要这样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隐秘之地。我不在乎这是在哪里,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跟自己相处。我更多的是在逃避,逃避生活中乱七八糟的一切。

张纯山在我面前展露的狰狞面容以及可怕的心理想法,在过了最初那段恶心的时间之后,我再也没有觉得害怕。我当这是一个游戏,一个考验我们意志的游戏。表面上,他看起来张牙舞爪,实际上却虚弱得很,像一只纸糊的老虎。也许他在用一个荒诞的借口掩盖其内心真实的目的。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其它意图,但以我这些天对他观察和了解,他绝对不是一个丧心病狂的人。我甚至感受到了小时候跟他在一起玩闹的愉快心情。这么多年过去,他在我的心里的伟岸形象,丝毫未改。

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自己。

不可否认,这么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得到了很多。只是如今回头检视,我也失去了很多,比如亲情、友情和爱情。那些我曾经执着追求的东西,现在看来未必给我带来了幸福和快乐,更多是却烦恼和痛苦。

我一直想要成为的那个我,变得不再是我。

是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从小就受到各种伤害,亲情的爱情的。年少时候的遭遇,毫无疑问影响了我,改变了我。我承认我有人格不健全的一面,甚至阴暗的一面。苦闷时,我只能自己去找渠道发泄、消解。有些是正确的渠道,有些却未必那么正确。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去修补,也没有人向我伸出善意的援手。我的心肠变得坚硬、冷漠,很多时候缺乏应有的同情心,甚至有时候对普通的正常的情感失去了感同身受的感受能力。

比如徐忆昔的死,我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做到了一个姐姐该有的责任。我不敢说。当我和李牧远设计揭穿她的隐秘的身份时,我心里的想法就异常复杂,其中夹杂着一丝幸灾乐祸。我想起了她的母亲,我的继母杨慈曾经骂我和母亲的那些恶狠狠的话。我在徐忆昔的身上,体会到了天道轮回的快感。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内心是阴暗的,我把两代人的恩怨纠缠在了一起。如果在当时,我能分清楚这些情感的脉络,也许处理起来就不会如此混沌模糊,以致被一些旁枝末节的东西,影响我理性的判断。

当然,我绝不承认徐忆昔的所做的一切是我教唆的结果,她对自己应该承担绝大部分责任,毕竟她自己才是行为的主体。只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姐姐,我绝不应该在知道她的行为是玩火的时候,置身事外。她死的时候,我有过难过,也自责过,但一切已经于事无补。我应该在那之前多劝导,多关心她。

如果我做了,也许会改变事情发展的方向,极端的事件能够避免也说不定。总之,我没有把我的影响力施加给她,也没有去做一个亲人该做的事情。我只是远远地看着她走到悬崖边,然后被狂风卷走,坠入深渊。

在徐忆昔的葬礼上,父亲骨瘦如柴的身影,杨慈狠毒的眼神,都让我心生愧疚。虽然我明白我什么都没有错,但是他们的面前,我常常莫名心虚,仿佛真的如杨慈骂我的那样,是我带坏了徐忆昔。

唉,在这件事情上,说什么都有我错失的地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应该那么随意挥霍浪费。以徐忆昔的天赋和才华,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她就会在绘画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怨谁呢,怨她不够坚定,抵制不了诱惑?还是怨这个社会太乱?我说不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追究因果关系是人们的思维定势,个人、家庭、社会、教育、道德、价值观等等,交缠纠结像一团乱麻,没人能理得明白。

杨慈失去了生活中唯一的骄傲和希望,人一下苍老了许多,精力也大不如前。不时,我让李牧远去探听一下有关他们的近况,并试图通过委婉曲折的渠道表达我的关怀之情。我不祈求他们能够接纳和原谅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我对他们再也没有了怨怼,包括对杨慈,一丁点儿都没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