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林文学gl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黑格尔
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家庭教师、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唯心辩证法。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哲学》等。
收税官的儿子
1770年8月27日,斯图加特市税务局书记格奥尔格·路德维希·黑格尔喜添贵子。这个给全家带来喜悦的新生儿,就是数十年后,成为德国著名思想家的格奥格尔·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这是一个生活富裕、处事严整的家庭。这个家庭虽然不是显赫的上层贵族,但是由于家资丰厚,和统治者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连续几代人都在政权中任职,所以,过着高于平民的生活。黑格尔的父辈们因此以绅士自居。
斯图加特市是德国符腾堡公国的首府,是一个小小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
幼年的黑格尔,相貌平平,瘦长的脸给人以营养不良的印象,低垂的眼皮,使人感觉他好像萎靡不振萎靡不振: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他一点也不机灵,缺少精力充沛(pei)的孩子应有的活蹦乱跳的生气。任何见过他的人,都不认为这孩子会有什么天分。
黑格尔的父母有自己对待儿子的方式。他们没有想像儿子会成为什么大人物,只是期望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身份的人。为了这些目标,黑格尔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他的严格教育。
收入并不很高的收税官,在儿子仅3岁时,就为他请来了家庭教师,教孩子识字和规范的言行。父亲在繁忙的工作和频(pin)繁的应酬(chou)之余,每天都要过问儿子的学习进程和对待学习的态度。他时刻把儿子的成长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
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使本来就内向的黑格尔更加沉默寡(gua)言,也使他养成了多思考、少说话的习惯。
黑格尔的童年是在学习和系统训练中度过的。到了7岁,考虑到家庭教育不如学校教育系统,收税官就把孩子送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当时的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育是比较松散的。孩子们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并不多。老黑格尔不能允许儿子浪费时间。他认识到,时间就是知识,有知识就会有才能。所以,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仍然在为儿子安排家庭教育。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黑格尔从小就培养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与书为伴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无论是在寻找职业时,还是为某种职业谋生时,都把读书学习放在第一的位置。
黑格尔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完成了小学教育,而且文化知识掌握得很牢靠。
1785年夏天,年满15岁的黑格尔进了斯图加特市立文科中学,这是一所本市最好的中学,开设的课程较全面,学生的学习任务也相当重。当时开设的主要课程是语言学、逻辑学、哲学、神学、美学、面相学、心理学、史学、文学、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要想学好,都是不轻松的。可是,父亲对黑格尔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中学的课程之处,他还给黑格尔加了另外一些课程,仍聘请家庭教师。每当黑格尔完成了学校的课程之后,家庭教师就开始了他的教育。这对于一个少年来说,精神负担是相当严重的。
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父亲的苛刻要求,没有使少年黑格尔产生逆(ni)反心理和厌学情绪。相反,他把学校和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都接受了下来。少年黑格尔已经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泡菜中文网】《从那座韩城开始》《我有一本进化图鉴[御兽]》《穿越之两世》【新顶点小说网】《任务又失败了》《不正常型月》《捞尸人》《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奥特曼: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