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历史小说
  3. 穿越到三国之我是高顺
  4. 第十九章 汉末三杰卢子干
设置

第十九章 汉末三杰卢子干

格林文学【glxsw.cc】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到三国之我是高顺》最新章节。

日子过了很快,救人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天。

高顺在老师郑玄考究自己学习的时候,趁机问了一些关于蔡邕的情况。

郑玄摸了摸胡须问道,“你怎么突然对蔡伯喈这么感兴趣?”

高顺理了理思路,恭敬的回答道:“顺仰慕蔡议郎的才学久矣,蔡议郎的经学、音律、辞赋、书法俱是天下一绝,听闻老师与蔡议郎有旧,便也想一睹蔡议郎的风采。”

高顺此时虽然说的振振有词,但其实内心的台词则是“我总不能说我想去蔡府看看能不能再遇上蔡昭姬吧......”

郑玄对此自然是不知情的,以为高顺真的是仰慕蔡邕,于是便点了点头,“伯喈确实是才华横溢,当年他主持校书东观之时,为师也在雒阳,曾与他多有来往,也算有旧。此番到了雒阳,也确实需要前去拜访一下,这样吧,我过几日让人去递上名刺,你既然如此仰慕伯喈,到时候便也随我一起吧。”

高顺闻言大喜,大礼拜谢。

次日便是郑玄约好拜访好友卢植的日子了。

卢植,字子干,幽州涿郡涿县人,范阳卢氏现任家主,目前官拜尚书。

高顺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能见到又一个三国大佬,心中难掩激动之情。

话说高顺随郑玄乘车到了位于步广里的卢府,递上名刺后不久,一个看起来约莫身长八尺有余、四十岁左右的一个中年壮汉便开门迎接二人。

“哈哈!子干,好久不见了!”郑玄笑呵呵的望着那中年汉子,想来那中年壮汉便是卢植卢子干了。

高顺站在郑玄身后望着卢植,很难想象面前这个看起来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说起话来声如洪钟的壮汉就是海内名儒卢植,与其说是文官,那外形、那作风,都更像是个武将。

倒不是说高顺说的不对,卢植确实不是单纯的文官,他也确实多次统兵,简单的文武双全都不足以描述卢植了。卢植被誉为汉末三杰,是一个在军学政三方面都非常出众的顶级大佬。

上马能统兵平叛: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很快便平定叛乱。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庐江郡再次发生蛮族叛乱,朝廷再次拜其为庐江郡太守,卢植依旧很快便平定叛乱。光和七年(184年)二月,冀州钜鹿郡人张角发动起义,史称“黄巾之乱”,刘宏便拜卢植为北中郎将,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下马能修经:卢植早年师从经学大师马融和太尉陈球,与老师郑玄是师兄弟,被誉为海内大儒。卢植与马日磾、蔡邕、杨彪、韩说等人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卢植与蔡邕等人一起编撰《熹平石经》。

还能治学教书育人:卢植的学生包括公孙瓒、刘备等人物。

还能提出政见,光和元年(178年)卢植上书,提出八策,可惜并未被刘宏接受。

“康成兄,数年未见,植愈发想念,这次听闻康成兄到了雒阳,植本欲前去拜见,只是被这政务所困,实属惭愧......”

卢植虽然年岁小于郑玄,但是却早于郑玄拜于马融门下,所以按拜师顺序,卢植是郑玄的师兄。而卢植与郑玄私谊很好,所以并未以师兄弟相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格林文学】地址:glxsw.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