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之我是高顺》转载请注明来源:格林文学glxsw.cc
蔡邕所在马车内,昭姬听到父亲说起前段时间救了自己和妹妹的人也来了,还说那少年姓高名顺,是康成公(郑玄)的弟子,赶忙探出身子张望,生怕高顺走掉了,左右看了半天,总算发现了高顺还站在路旁望着他们,昭姬瞬间心头一暖,赶紧挥手想跟他打招呼。
蔡邕诧异的看着平日颇为安静的女儿今日这般场合却如此兴奋,叹了口气后说道:“昭姬别费力气了,这么远是看不到的。”
就在蔡邕说话间,那高顺也向着昭姬挥手的方向挥了挥手,昭姬赶紧兴奋的叫道,“父亲父亲,他看到我挥手......”一时间因为父亲流放带来的阴霾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再见高顺的喜悦。
蔡邕将女儿的神情全都看在眼里,作为过来人的他当然知道,女儿这是少女怀春,只是可惜啊,未待再见却又分别......
郑玄自从送别蔡邕后,便心情抑郁,加上郑玄年纪大了,天气转凉,不久郑玄便染病不起。幸得几个弟子在身边一直细心照料,又寻得名医良方。郑玄的身子也渐渐有了好转。待郑玄彻底恢复如初之时,一晃已过去数月了,已然到了光和四年的年末。
由于汉末处于小冰川期初发阶段,整个雒阳都被冰雪覆盖。府内下人为郑玄等人都准备过冬的石炭和木炭,所以这段时间,高顺等人都呆在府内,不曾出门。
一日高顺正在屋内看《左传》,忽然听到敲门声,府中下人传信道崔琰崔郎君到府上了。一听说是崔师兄来了,高顺赶忙起身往中堂赶去。
“崔师兄,今日怎么来了,尚书台今日无事?”高顺见到崔琰后行礼问道。
崔琰回了一礼,然后说道:“接近年关了,近日尚书台中已陆续有郎官请辞回乡过年了(崔琰被举为了孝廉,现在尚书台任郎官),过几天我也要离开雒阳返乡了,离京之前便决定过来看看老师。”
“老师近来身体已然恢复了,昨日孙师兄还陪着老师去了一趟太学呢?”高顺笑着回道。
“我刚从老师院里出来,老师身体恢复了,我等作弟子也能放心不少......”崔琰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过几日雒阳城中将要举办几场雅集(雅集,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邀请京中年轻俊杰士子参加,我也应邀其中,师弟若是有兴趣可以随师兄一起参加。”
高顺想了想,说道:“我前几日确是听老师说起过,好像雒阳每年年底的时候都会举办各种雅集,有的雅集会邀请在京的年轻俊杰参加,吟咏诗文之流。”
就在此时,管家曹翔在门外传信,刚刚府上收到了几家雅集的帖子。高顺打开一看,有几封是邀请老师的,最后一封是邀请勃海高顺三日后于北邙山豫园。
“没想到我高顺到雒阳才几个月,就有人知我名了?”高顺笑了笑,略带自嘲的说道。
“哈哈~师弟莫要自谦了,老师可是海内大儒,他老人家新收的亲传弟子的底细,各大世家当然会摸的清清楚楚,而且你勃海高氏也是郡望级别的世家了,你的大名自然是早在雒阳的圈子中传开了。”崔琰笑了笑,然后望向那帖子说道,“这个雅集的帖子我也收到了,想是公祐、子尼、昭先他们三个也收到了。”
于是二人便往三人所住的院子走去。
高顺他们五个人一对,果然五人都收到了这个雅集的帖子。五人对视一笑,好歹是郑玄的亲传弟子,不可坠了老师的名声。于是五人约好三日后一起出席。
三日之期便到了,五人分乘两辆马车,高顺和崔琰还各自安排了几名护卫随行。
“豫园?这是汝南袁氏的庄园吧?”高顺疑惑的问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九星连珠mc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林文学gl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