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历史小说
  3.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4. 奖学金背后的众生相(下)
设置

奖学金背后的众生相(下)

边塞ma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林文学gl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年娄子讲课,讲“王何必曰利”这一篇讲得格外生动,在现实中,友情要是依靠利益来维持,那终究是不会天长地久的。曾经,那四个穷孩子,一起撺掇富家子弟请客吃饭,一起在撺掇富家子弟请客吃饭之后大快朵颐,一起参加期末考试,一起在背地里用恶毒的语言咒骂这个比他们有钱、有品位的富家子弟,一起排挤范仲淹,使得范仲淹不断被边缘化,由此可见,他们是不折不扣的铁哥们,妥妥帖帖的利益共同体。但是,铁哥们也是会生锈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是命运共同体,而且,他们没有一起拿奖学金,正是因为没有一起拿奖学金,准确的说,是三个人都拿到了,但是另外的一个人没有拿到,而且,不光没有拿到奖学金,还挂科两门,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也许是忘了找老师划重点,抑或是还没来得及作弊?这些都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他失败了,另外三个人成功了。你可以看到成功的三个人张扬的笑,但你也许看不出失败的一个人莫名的痛。《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篇讲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句话用在这里很贴切,对于那个没拿到奖学金的那个穷孩子来说,这就是典型的不均,而他接下来的举动,会让所有既得利益者感觉到深深的不安。因而,对于那四个穷孩子来说,不论是铁哥们,铜哥们,还是钛合金哥们,在奖学金所带来的利益与荣誉面前,都是一脚蹬。三个得了奖学金的穷孩子在那一个没有得到奖学金的穷孩子面前不断炫耀,炫耀一次,愤怒藏在心里,炫耀两次,愤怒溢于言表,炫耀三次,愤怒终于爆发,但是,得了奖学金的穷孩子还在炫耀,于是,愤怒转化为报复的实际行动。整人的人很多,很多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找寻自己微弱的存在感,但是,把人往死里整的人不多,为了整人,下一个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之决心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但是,没得到奖学金的穷孩子顾不上那么多了,他喊出自己嘹亮的口号:“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