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历史小说
  3. 汉国往事——第二部
  4. 第9章 山河表里与足球
设置

第9章 山河表里与足球(1 / 3)

格林文学【glxsw.cc】第一时间更新《汉国往事——第二部》最新章节。

军队并没有在弘农驻留太久。第二天清早,汉军就从河边开拔。

天依和乐正绫带着部队来到函谷关的关口。天依抬头一看,关楼并不高,架在木平坐上,而城门的门柱和城楼的柱位是对位的。显然和明清时期的城门不同,城门的宽度和关楼的开间之间具有一种逻辑上的关联。

“这算是中古样式的一个渊薮。”天依自言自语道。

“嗯?你又发现什么了?”乐正绫问她。

“没有,我只是在观察这楼。”

她们走进门洞。城门的半圆状拱券在元以后才逐渐发轫,而在唐宋及之前,城门的门洞几乎都是由密集的木柱支撑着木梁架成的。从前上初中时自己学过《陈涉世家》,里面提及“独守丞与战樵门中”,她看着这个樵门,一直以为秦代普通县城的城门不发达,城门做得跟柴门类似,但是直到穿越过来以后,她才发现樵门的这层含义。在砖拱未发展完善之前,中国的城门门洞大抵都是木结构的。

当然,元明以后,砖拱门洞大量替换了木结构的门洞,但是现代还有木结构矩形门洞的残留。故宫午门和神武门的门道就仍然体现着这类结构。不过结构样式上的变化常被附会以风水迷信一类的猜测,从前听龙牙讲在故宫旅游的轶事时,他提到有游客就对午门的矩形门道颇有微词,认为皇宫讲究天圆地方,门道应该都是圆形的,说午门的矩形门道肯定是近年乱改所致。在函谷关的门道面前,这显然不是什么入流的说辞。

中国自古以来不擅长在建筑上使用拱券,拱券结构发展得特别迟缓。而日本人比中国人更不善于利用拱券,故他们在建筑上使用拱券要更晚一些。

“我知道,你心里又有一大段东西过去了。”乐正绫笑着向她道。天依回过神来,才发现部队已经过了关城,走向山路去。

“前面是桃林塞?”

“对。”

“过了桃林塞就是潼关?”

“不,现在还没有潼关。”乐正绫摇摇头,“不过过了桃林塞,出了这山,我们就到潼关所在的渭河口了。接下来便没有什么山路了。”

听了阿绫的话,天依对关内的路程再次燃起了期待。她十分期待在汉代,受亚热带气候区覆盖的这片八百里秦川,是什么样的一种景象。“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这几日在山间行走,左弯右绕的,对于双足来说负担实在不小。她十分怀念那种站在吕聿征家门口,朝远方一望,就能把地平线上的景致收罗一空的平野。

“可惜我们是冬天过来的。”在通往潼关的山路上,天依向乐正绫说,“桃林塞,不知道春天的时候这边的风景怎么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