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其他小说
  3. 航天器展览室
  4. 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
设置

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1 / 3)

天才一秒记住【格林文学】地址:glxsw.cc

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

2001年9月30日,“神舟三号”飞船终于在万众期盼中进入发射场了。大家当时是多么兴奋呀,因为按照计划,中国的“神舟三号”不久就要飞上天空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10月,当全国绝大多数的人们还在享受“十一”长假带来的轻松和惬意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家中的电话相继传出了紧张不安的声音。

原来,10月3日这天,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对飞船进行电缆导通测试时,发现压力传感器有一个点不导通。此前,飞船单舱都曾分别做过导通测试,证明状态良好,但两边接起来,就是有一个点不导通,测试了好几遍,都是这个结果。

其实在飞船进入发射场之前,这个问题就曾经出现过一次。据“神舟”飞船总体技术负责人杨宏回忆,当时认为有一个插座匹配不好,操作人员先把它拿了下来,换上了另外一个,发现没有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引起注意。有问题的插座只是放在柜子里一锁就完事了,并没有送到失效中心进行失效分析。

可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在发射场上这个问题又出现了。在“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重压下,敏感的航天人起了疑心,飞船上这种插座有70多个,会不会是批次性问题?

所谓批次性问题,就是指同类插座都有问题,而不是个别插座有问题。如果是批次性问题,就意味着飞船上的几十个同类插座全部属于怀疑对象,都要重新更换。

全部更换插座,可不是小问题,飞船就又得拆开大底。虽然大家曾为“神舟一号”飞船开过大底,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但开飞船大底毕竟还是一件风险非常大的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很为飞船担心。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当时专家提出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这个产品,“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都使用过,经过了发射的实践考验。另外,插座只有一个插针不能导通,但备份插针是通的,完全可以保证每条信号的通路,可以不换插座,任务按原计划进行。

如果要更换插座,在生产厂家还没有新产品问世的情况下,最快也要等上3个月,这就意味着已经准备好长一段时间的“神舟三号”飞船发射要全部中止,大队人马撤离发射场。在理由不充分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根据一个并不充分的假设而大动干戈。再说“神舟三号”上没有真人,只有一个实验用的“模拟人”,没必要“大动干戈”,为一个点耽误一艘船。

另一种意见是,备份只能用在天上,“神舟三号”要和载人状态一致,如果地面测试就用了备份,上天之后怎么办?现在还不能确定插座是不是批次性的问题,如果是批次性问题,说不定“神舟一号”、“神舟二号”就是带着问题上天的。

“神舟三号”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状态,“神舟五号”要载人,如果拖到“神舟四号”再改,发射前考核的子样就更少,那就无法保证载人飞行的可靠性,所以,对这一问题一定要查清楚,该更换的就更换。

在世界航天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情况,并且因为没有推迟发射,出现了惨剧。

1960年10月22日,苏联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上,著名航天专家科罗廖夫在准备发射金星探测器时,因发现运载火箭出现故障而决定推迟发射。

但亲临发射场观看的苏联导弹部队司令涅杰林元帅极为不快地命令道:“今天无论如何要排除故障,保证明天按时发射!”

但科罗廖夫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检查和排除故障,只得于10月23日上午再次发射,结果火箭爆炸,在现场的涅杰林元帅等100余名军人和科学家不幸罹难,酿成了世界航天史上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惨剧。

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和戚发轫等人商量:不换,飞船就带着问题上天;如果要换,飞船可能就得重新运回北京,试验队伍也要撤场,这可是工作人员半年多时间争分夺秒才抢出来的时间啊!换与不换,袁家军左右为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