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4日晚,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人入眠,中华民族就要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员杨利伟激动地表示,要聚精会神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最后,杨利伟以标准的军人步伐,走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面前。在行了一个军礼后,大声进行了汇报: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四号的发射奇迹在李继耐发出“出发”的命令后,杨利伟大声说“是”,同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当一切仪式结束完毕,杨利伟乘上了去发射场区的专车。
5点40分,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载着中国首飞航天员的车队从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出发,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浩浩荡荡驶向载人航天发射场。这时的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
5时58分,车队在发射架下停了下来。航天员杨利伟在一名教练员和医生的陪同下,走向塔架防爆电梯。“‘神舟’报告,飞船舱内准备完毕,‘神舟5号’可以进舱。”
6时15分,振奋人心的口令声穿过茫茫太空传向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向游弋在浩瀚大洋的“远望”号测量船队。
两名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现场工作人员已打开了“神舟”飞船的舱门。
此时,代号为“神舟5号”的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静静地等待在飞船舱门口前,他缓缓举起右手,给期待他的人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是他进舱前向大家做的最后一个礼仪动作。
人们通过北京航天城指挥大厅的大屏幕,看见了中国第一位走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微笑。
然后,在辅助人员的帮助下,杨利伟熟练地钻进轨道舱,然后进入返回舱,坐到用合成材料为他特制的座椅上,开始对飞船状态进行确认,这时按计划离火箭升空还有两小时45分钟。
按照预定计划,起飞前他还要完成了100多个动作。一行清晰的数字显示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屏幕上,显示杨利伟生理参数正常。
在距离发射架1500米的前进指挥所,以毫秒计算的倒计时快速地跳动着,巨大的荧屏上显示着航天员舱内的每一个动作,各种技术参数源源不断地涌向这里。
笼罩在中国航天员身上的那层神秘面纱是杨利伟出征前才揭开的。当时他与另外两位航天员一起,在高清洁度的玻璃房中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闪光灯不时打在他们的脸上,杨利伟神情平静。
6时25分,在返回舱状态确认单上航天员杨利伟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开始完成连接通信头戴、生理信号插头、供氧和通风软管、打开航天服通风机等一系列动作。
6时30分,指挥大厅传来了“‘北京’,我是‘神舟5号’,我听你声音好!”的报告,证明大回路天地话音工作正常。透过显示屏可以看到,航天员仰卧在座椅上,神情自若对照飞行手册,有条不紊地进行状态设置,航天服左臂上的五星红旗图案格外醒目。
8时10分,3名技术人员启动配气按钮,开始给火箭贮箱增压,确保火箭发动机点火后正常工作。离发射只剩下40分钟,环抱着飞船的第三组平台徐徐展开,乳白色的船箭塔组合体完全展露,飞船上的五星红旗图案格外醒目耀眼。
“各号注意,我是0号,30分钟准备!”航天员调整好束缚带的松紧度。飞船测试指挥赵吉明清晰地传达着每一个口令,他已3次参加飞船发射任务。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逼近,每一道口令都将人们的心弦揪得紧紧的,每个人都可以听到自己急粗的呼吸声。
“15分钟准备!”测发控制大厅内,火箭发控制台操作手祝亮装迅速装订自动发射点火程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开局成为柔弱虫母》【泡菜中文网】《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青仙问道》《我在山中立地成仙》《我不是文豪》《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墨墨文学】《谍海青云》
格林文学【glxsw.cc】第一时间更新《航天器展览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