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其他小说
  3. 太空宇航知识篇(四)
  4. 王德臣
设置

王德臣

天才一秒记住【格林文学】地址:glxsw.cc

王德臣

王德臣,1933年1月21日出生于辽宁义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火箭总体设计部工作。1962年3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突然坠毁,当时担任结构组组长的王德臣跟随钱学森院长前往现场分析故障原因。钱学森看见这位年轻人如坐针毡的样子,就给他讲了自己的老师冯·卡门研究高速空气动力学遭受挫折和美国发射导弹出现失败的故事,然后语重心长地说:“科学研究总会有失败,重要的是不要被失败所吓倒。”这句话使他在30年后研制“长二捆”火箭遇到危难时,临危不乱,履险不惊,承受住巨大压力,最后取得成功。

王德臣还有一位在北京航空学院学习时的恩师屠守锷,是我国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屠守锷早他半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王德臣毕业后又到了老师屠守锷的门下,师生并肩作战。后来,王德臣成了屠守锷总设计师的副手,共同组织研制成功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屠守锷渊博的知识、坦荡的胸怀和淡?白名利的品德,对王德臣影响很深。当屠守锷年过古稀退居二线后,王德臣接任了总设计师的职位。这时屠守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作为总设计师,最重要的是成功时想到不足,失败时能够昂然超越。”这一教诲成为王德臣一生研制火箭的座右铭。

1986年,王德臣等人拿着图纸上的“长二捆”火箭,去美国寻找市场,同美国专家谈判协调,说服美国人用中国的大型运载火箭发射他们制造的重型卫星。经过两年的努力,1988年12月我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澳大利亚通信卫星公司签订合同,用我国的新型大推力火箭发射两颗美国制造的新型多转发器通信卫星。合同规定,在1992年正式发射美制澳星之前,新型火箭必须在1990年飞行一次,否则要支付100万美元的高额赔偿。当时美国的“雷神—德尔塔”火箭总设计师史密斯来中国考察,听说中国要在18个月内完成“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的研制计划,异常惊讶地对王德臣说:“我得提醒你,像这种火箭搞到这个程度,在美国至少也得再干3年才能成功。”王德臣平静地回答道:“我相信我们能够完成。”史密斯难以置信地笑道:“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又吃了鸦片?”王德臣十分自信地回敬说:“不,我们很清醒。18个月后,我请你来看发射!”

王德臣带领他的队伍立下“军令状”,超负荷地干了起来。他和科技人员背水一战,按计划用3个月完成全箭上千项设计、44万多张图纸的描绘任务,14个月内完成近8千个生产项目、126个重要工艺攻关项目,在国内25个省市、300多个厂家解决7445项材料和元器件,完成300多项地面试验任务。这种叫“长征”2号E的新型火箭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其中有一项动力耦合分析,美国专家认为中国无法进行精确计算,提出支付260万美元委托美国公司来做,或支付30万至60万美元由美方代为培训。这一意向被王德臣婉言谢绝,我方的科技人员采用科学的模态综合方法,自编程序1万多条,演算了1.5米多高的稿纸,在微型计算机上建立了捆绑式火箭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向美方提供了卫星与火箭相连接的卫星设计动力学依据。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美国专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港岛风云再起》《是兄弟就来踢球》《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书彤网】《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疫病之上》【穿越九九】《全民星海时代》《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太空宇航知识篇(四)》转载请注明来源:格林文学glxsw.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