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其他小说
  3. 纯真自白
  4. 21 樗栎
设置

21 樗栎

李逸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格林文学gl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21

樗栎

在刘长善的眼里,我绝对是一根废柴,烂泥扶不上墙。三个学徒中,他最喜欢王谦的机灵和勤快。衣服的裁剪,缝纫机的使用,王谦一点就透,稍微操作一会儿他就能熟练使用。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快速读懂刘长善的内心想法。

我做不到这一点。我一旦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外面的所有声响,都进入不到我的耳朵里,完全听不见。所以很多时候,刘长善吩咐我去做一些事情,我不是忘了,就是不能按时完成,或者完成的质量比较差。比如量尺寸,裁剪布料,我很容易出错,量不准,裁不直。好几次,他气得直接抓起裁缝案板上的东西就往我的身上扔。

其中最惨的一次,我一不小心弄坏了一块比较贵重的布料,他气极,随手一扔,手里的剪刀飞出来,深深插在了我的右边屁股上,顿时鲜血直流。还好我闪避得快,没有插进骨头里,要不然可就麻烦大了。不过那一次,还是让我吃尽了苦头,休养了好多天才见好,并留下了一道暗黑的疤痕。那些天,我难受至极,裤子都不方便穿,尤其是晚上睡觉,只能趴着睡,一翻身,疼得龇牙咧嘴。

另外一个叫游万里的小男孩比我更差,他不仅常常受到刘长善的大声呵斥和责骂,而且还动不动就被他用量布的钢尺打手板心。游万里很勤快,各种事儿他都抢着去做,但是他总是做不好。他人很单纯,喜欢问为什么,一些明显很简单的事情,他就是看不明白,非得问几个为什么不可。刘长善有时候忙,而游万里又不懂得把握问问题的时机。刘长善常常被他问得火冒三丈,直骂他猪脑子。

看得出来,刘长善对我和游万里这样两个冥顽不灵的学生的教学,简单粗暴,缺乏应有的耐心。他把所有的心思都倾注在了王谦的身上,他以为只有他才有资格做他的衣钵传人。不过,多年后回头看,对我来说,这反倒是一件好事,他没有对我的思维造成深刻的影响。我依旧故我。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没有被他僵化的教条束缚住。

有一年的秋天,天高云淡水静美。电视台的一个朋友说要给我拍一个纪录片,纪录我的成长历程。于是,在一众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又一次回到了多年未回的老家。我悠闲地逛着一条条老街,心情大好,像个向导一样地一一向他们介绍这些老街的来历、掌故,以及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一些糗事。在我的描述下,曾经的那些往事儿,散发出一种别样的风情来,令人回味、沉迷。

不知不觉之中,我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在一个服装店灰扑扑的橱窗前,我停下住了脚步。直觉告诉我,这个橱窗里塑料模特所展示的衣服,我认识。我弯着腰凑上前,用手轻轻擦去玻璃上毛茸茸厚而均匀的黄色灰尘,然后隔着朦胧的玻璃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些衣服的裁剪方法、纽扣的花式、以及针脚的疏密等等细节,让我更加肯定了心中的想法。很显然,这些款式老旧的衣服,在这个消费观念跟上了大城市节奏的小县城里,已经不再受欢迎。我唏嘘着感叹,不是每一项技艺都应该固守传统,一成不变,有时候只有不断的变化和革新,才能焕发出永恒的生机。

正准备起身离开,一个中年男子推开店门,佝偻着背匆匆走了出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中山装,一溜儿衣服扣子每一粒都扣上,严丝合缝地扣到了脖子,花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整个人看起来严肃而板正,就像电影里经常演的革命时期的地下党。他的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软尺,估计刚刚在跟人量衣服的尺寸。一见到我,他连忙放下手里的工作,赶了出来。

他在我面前一米处的地方站定,拘谨而又客气地跟我打招呼,说张纯山,他是王谦。从橱窗里展示的衣服,我就知道可能是他。而当他真的站在我的面前时,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只比我大一岁的他,怎么看起来如此苍老,好像隔了一辈儿。我大方地握住他的手,说好久不见。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我,语气夸奖地说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来,这么年轻,就像一个小伙子。随后他又邀约我们一众人等,去了他凌乱不堪的服装店里。他张罗着喝茶的同时,说我这个大设计师给他指点指点。我谦虚地说指点不敢当,只是有几个小建议。于是,我就店面装修风格方面,提出了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怕我太过谦虚,他会认为我虚伪。他认真地听着,并用笔记录了下来,说一定改进。

随后,我们寒暄了一阵后,再没有别的话题。说实在的,我一直对当年发生的一些事情耿耿于怀,我没法跟他愉快地聊天。他估计也从我的语气和神态中,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小心翼翼地回避着彼此,不把话题引向心中的禁地。过去,他从来没有看起过我,现在,我对他同样没有多大感觉,他只不过是我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会儿,我说有事儿要先走,并祝他生意兴隆。他讪讪地说能不能跟他合影一张,以作纪念。我爽快地答应了,并让随行的摄影师,帮我们拍了一张照片。他面露喜色,说有了跟我的合影,那些来店里买衣服的人,再不会说他吹牛了。他说他要把合影放大,摆放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我咧嘴笑了笑,既不表示同意,也不反对。我和他从小就认识的事实,没有理由否认和推翻。

我不知道如果刘长善还在世的话,他看到我和王谦的鲜明对比,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他曾经看好的王谦的确很好地继承了他的衣钵,活成了他想要的样子。而我这个他眼里的废柴,所取得的成就,肯定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之外。对于那些年一起度过的漫长的日日夜夜,我曾经痛恨过,厌恶过,恨不得早日逃离。但是有一点,我必须感谢刘长善,他至少养活了我。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我不需要活得像大部分同龄人那样困苦、迷茫。虽然同样过得不容易,但是我至少有时间有一个安稳的角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我不知道刘长善是怎么评估出我和游万里缺乏天赋,并坚定地认为我们是樗栎一样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不太同意他的看法,甚至觉得他看好的王谦对做衣服这件事情,缺乏自己的想法,他只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可以说刘长善的强势,以及王谦的聪明圆滑,扼杀了他仅有的一点天赋。而我则歪打正着,因为他对我疏于管理,反而能让我在以后的岁月里,放飞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设计出许多与众不同的服装款式,从而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当然,刘长善严苛的工匠精神,也让我在那些年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只有这样,我的想象力才能通过自己的手,从脑袋里一个虚幻的图像,落实成为一件件可以触摸得到的艺术品,从而完美地呈现在我的客户面前。

我对刘长善始终提不起感激之情,不仅仅是因为他对我不友善的态度,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害死了游万里,王谦则是帮凶。被人排斥和受人冷眼,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是家常便饭,我不太在意,或者说,我专注的事情根本就不在跟人勾心斗角这件事情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