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历史小说
  3.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4. 城市的升格
设置

城市的升格

最后说说城市的升格。比较典型的例子主要有四个。第一个是益州升格为成都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很长一段时间,成都一直叫益州。那么成都为何被称之为“成都”?究竟是如何得名?我简单查了一下:“成都”系氐羌语,“成”为蜀人自称(比如说五胡十六国时期有个占据四川盆地的政权叫做“成汉”,自称“大成国”),意为高原人;“都”意为地区,地方。即“成”人的地方之意。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这里的邑是县的意思,都有城市甚至是大城市的意思。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法。成都,是当时一个特大城市,地级市这样一个行政级别实实在在有些太委屈她了。因而,提拔为副部级城市,由普普通通一个州升格为府,称之为成都府。其实,在唐代就有成都府这种说法,杜甫有首诗就叫做《成都府》,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宋代以后,益州就永永远远的改称成都府了,成都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如今,没有再改过名字。第二个例子要说杭州改名临安,这个在之前讲过,不再过多赘述,只是想说它的意义:这就相当于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变为一个正部级城市,升了两级。这临安府,在法律意义上是行在,但在实际意义上是首都,是京城。比起益州改为成都府只是类似于由地级市转变为副部级城市,杭州转变为临安,实在是牛皮了很多。我坚信:柳永是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当年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写下的《望海潮》,让后来的金朝君主海陵王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豪气干云地写下“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被皇马挖掘了》《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华娱调教师》《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赤心巡天》《云朵和山先生》《逢君》《圣拳!》《大奉打更人

格林文学【glxsw.cc】第一时间更新《大宋王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