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文学
  1. 格林文学
  2. 历史小说
  3. 汉国往事——第二部
  4. 第10章 来朝走马见闻
设置

第10章 来朝走马见闻(1 / 2)

公元前121年的元旦,虽然汉代人不过公历年,但是这天对于洛天依和乐正绫来说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

“我们真的在汉武帝年间跨了年。”天依看着南边的群峦和东注的黄河,喟然叹道。

“希望我们能一块见到下一年的元旦,不管它在哪。”乐正绫执起她的手,“这是我今年唯一的愿望。”

“再过两天,就过华阴了。”天依道,“路程走了多半,接下来都是平路。再过些天我们就能见到长安了。”

“关中一带长安的繁华主要是由它的陵邑组成的,长安城墙本身是用墙把一大片宫殿区围起来,里面并没有多少居民。”

“阿绫去过那些陵邑?”

“没有,东逃的时候,我和祁叔这等样人是不能进城的,太危险。”乐正绫摇摇头,“不过远远地望过。”

“如何?”

“都是十几到二十万人的城市,比起洛阳来说要繁华一些,因为居民普遍是从全国迁过来以实关内的大族,家境殷实,购买力强,东边和西边的商旅来往也比较频繁。”

“你在那里见到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19世纪东方学家发明出来的概念,”乐正绫道,“不过概念没发明出来不代表它不存在。从河西走廊上下来的时候,我们就曾经在一个运玉石的车队里干过活,吃了几天饭,待到要临关检查时马上拿钱离队。”

“那些玉石是从哪里采集的?”

“一个叫‘klyom’的地方。”乐正绫说,“质地比内地出产的玉石要好一些,不过我对这个不太有研究。那些商人说的是原始印欧语下东伊朗语族的一个旁支,极有可能是吐火罗语的一种早期形态,但是我用我会的印欧语跟他对谈很困难,只能通过会说上古汉语或者藏语的人交流。”

“真好……可以见到这么多类型的古人。”

“也不知道他们在现代的后裔在哪,”乐正绫耸耸肩,“那个klyom,我猜就是昆仑,或者所谓的‘天山’。”

“对了,阿绫,”天依问她,“你刚才说用会的印欧语,你用的是什么?”

“拉丁语。”乐正绫道,“他还吓了一跳,以为我是西边的purum商人管教起来的人——毕竟丝绸之路东段的罗马商人不会很多,拉丁语派不上用场。”

“能见到古典时代的跨文明交流,阿绫真是太幸运了。”

“还行吧,在这个危险的时代,活着还是第一要务。”乐正绫说,“我和那个商人学了不少东伊朗语族的词。比如说他们说要把这个klyom挖出来的玉卖给长安的k?ryorttau,然后从长安的tono-plan?ks?i,也就是kaum?e那里买tono,带回西域去。这个k?ryorttau、tono-plan?ks?i和kaum?e都是商人,但是前者是一般的商人,后两者是卖丝绸的,其中kaum?e是专指,而tono-plan?ks?i由tono丝绸,和plan?ks?i组成,也就是卖丝绸的商人。这个搭配见于很多地方,比如如果是卖鱼的,就是laks-plan?ks?i。”

天依对阿绫习得的词汇量表示叹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